▲資料圖。圖/五月天樂隊主唱阿信官方微博
12月13日,音樂博主“聲理學”在個人賬號上發(fā)布文章,稱自己的個人隱私被網友泄露。
他在文中表示,盡管他原本已打算不再在微博上發(fā)表任何與五月天相關的內容,但當他翻閱先前微博的評論時,發(fā)現有一位網友竟然能夠調查出他母親的名字,甚至將他母親的名字以及他母親個人平臺上關于他的照片全部公之于眾。這讓他感到憤怒,“下一步是不是就要調查出我的地址,是不是就要‘上門拜訪’,是不是就像我前兩天收到的這條轉發(fā)一樣,讓我消失。”
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聲理學”的恐懼,但這可能并不是危言聳聽。作為音樂領域專業(yè)人士,其在此前指出五月天演唱會存在假唱的可能,這是一種正常的言論表達,也拿出了一些頗有說服力的證據。五月天同樣作出了回應。這原本都在理性的軌道之內,可現在,個別非理性粉絲讓人肉、網暴強行入場,事件的性質又截然不同了。
關于人肉、網暴之類拙劣行為,早就不是輿論場上的新鮮話題,但每一次此類行為的上演,都有十足殺傷力。尤其是隨著技術進步,又衍生出“網絡開盒”等新型灰產,給個人隱私帶來更大風險。越是如此,社會越應強化共識,堅定地站在人肉與網暴的對立面。
為何有網友去人肉博主與他的家人?大概是覺得他的舉報忤逆了偶像。且不說至今關于五月天是否假唱,仍未有一個明確結論,哪怕是博主的質疑錯了,被最終的結論推翻了,相關的討論也應該局限在質疑假唱這條軌道上。由對質疑的不滿,滑向對博主本人的人肉,個別網友嚴重失態(tài),甚至已經游走在違法邊緣。
粉絲對博主舉報的反制,本質上還是源于粉絲經濟的那套邏輯。粉絲經濟以情緒資本為核心。情緒為偶像的內容產出與人設買單。但情緒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就突破了理性的邊界。所以我們看到,粉絲對偶像的追逐中,經常會伴隨著狂熱的非理性行為。偶像對或者錯不重要,維護偶像才重要。
這也就能解釋,為何“聲理學”的舉報,能生出后面的“無妄之災”。這可以看作是個別粉絲對“聲理學”舉報五月天的報復,盡管其沒有任何合理性。這種走火入魔般的行為,不僅無助于替五月天辯解,反而讓偶像背上沉重的負擔。
這種行為,到頭來也會反噬自己。近年來,社會對反人肉、反網暴的共識在不斷加強,有關部門的打擊力度只增不減。尤其是今年以來,兩高一部出臺了社會期待已久的《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為懲治人肉、網暴提供了明確指引;中央網信部門開展的多輪清朗行動,也均涉及人肉、網暴等行為。在此情形下,一些人繼續(xù)本著法不責眾的心態(tài)肆意侵害他人權益,可能就沒那么容易脫身了。
對于博主“聲理學”的控訴,已經有人鼓勵當事人訴諸法律程序,這也體現了社會對人肉、網暴的民意。無論最終當事人會如何應對,網友都應該懂得一個最基本的道理:維護偶像不是錯,替愛豆辯解是個人自由,可道德倫理、良好風俗、法律法規(guī)這些起碼底線,當時刻恪守,切莫逾越。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