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HLA分型
與一位血液病病人初配成功
請問您是否愿意捐獻?”
今年4月初,即將畢業(yè)的徐瑩瑩
接到了一通
來自武漢市紅十字會的電話
讓她稍感意外
“我知道概率很低
沒想到還真配上了”
26歲的徐瑩瑩是武漢大學
2016級臨床醫(yī)學(八年制)學生
今年6月,徐瑩瑩順利完成博士答辯
準備到江西南昌的醫(yī)院入職
說到“捐髓”的緣起
得追溯到2016年
那時候,徐瑩瑩剛踏入武大的校園
在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
她看到了中華骨髓庫的招募信息
隨即決定報名成為一名
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如今,在即將成為正式醫(yī)生之際
徐瑩瑩接到了紅十字會的電話
自己有望實現(xiàn)“捐髓”這一夙愿
她覺得很自豪
“畢竟,當醫(yī)生首先就是要救人”
當初那顆承載著善意和愛心的種子
在8年后終于生根發(fā)芽
跨過茫茫人海
成了一個家庭重生的希望
目前,徐瑩瑩
在武大人民醫(yī)院(第一臨床學院)學習
所在的醫(yī)院之前也有前輩
捐贈造血干細胞救人
徐瑩瑩說
自己被榜樣的力量帶動
幾乎沒有猶豫
在了解捐獻流程
并確認身體狀況、時間符合條件后
她當即決定捐獻造血干細胞
隨后,她一邊準備博士畢業(yè)答辯
一邊按要求調(diào)養(yǎng)身體
爭取達到最佳捐獻狀態(tài)
7月18日
在完成長達4個小時的
造血干細胞采集后
徐瑩瑩如釋重負
“這個事情做完之后
回去就要準備入職了”
從她體內(nèi)抽取的
這一批“救命”的造血干細胞
被送往華東地區(qū)
移植給了一位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
成功將患者從生死線上拉回
“可以給別人
帶去重獲新生的希望,真好!”
徐瑩瑩說
她希望那位患者能早日恢復健康
積極地去面對生活
也希望對方可以將愛心延續(xù)下去
據(jù)悉,徐瑩瑩是湖北省第661例、
全國第1805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283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懸浮液
不僅是生命的種子
更是愛的傳遞
“未來,我還將以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救治更多的病人
用自己的行動踐行醫(yī)者仁心”
徐瑩瑩堅定地說
7月22日
武漢市紅十字會
向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發(fā)來感謝信
信中高度贊揚徐瑩瑩的高尚情操
同時對醫(yī)院的大力支持
表達崇高敬意和由衷感謝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黨委
近期也對徐瑩瑩予以專題表彰和嘉獎
為徐瑩瑩點贊!
記者:汪菁華 通訊員:任藝萱 實習生:丁若芯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