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東海 受訪者供圖
倪東海從事藝術工作50多年,曾任浙江小百花越劇團黨支部書記、副團長,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他是國家一級導演,先后導演了40多部舞臺劇和30多部戲曲電視劇及其他電視劇作品,用優(yōu)秀作品引領文藝繁榮,用傳統戲曲詮釋時代風尚。在倪東??磥恚粋€好的導演應成為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優(yōu)秀文藝作品的塑造者、群眾美好生活的傳播者。
堅守初心,功夫不負有志人
學生時代的倪東海是個“戲癡”,哪里有演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天賦使然,倪東海就讀寧波八中時就成為學校文宣隊的骨干。1971年9月,他被選進寧波市京劇隊,先后在京劇《平原游擊隊》《盤石灣》《小刀會》中扮演主角。后來,他去演了一年話劇,又轉到寧波越劇團。1980年,倪東海轉行導演,到浙江省藝術學校和江蘇省戲劇學校的導演班進修,陸續(xù)執(zhí)導了越劇《朱元璋審娘娘》《雙金印》等作品。1984年,他執(zhí)導的《康王告狀》在第二屆浙江省戲劇節(jié)上嶄露頭角,獲得導演三等獎。后來,他與俞克平合作執(zhí)導的《桃花夢》又獲浙江省戲劇節(jié)導演一等獎,從此更加熱情地投入導演事業(yè)中。
“一個稱職的導演,不僅要有導演技巧,還要有廣博的知識和文化積淀。沒有歷史、哲學、文學、美學方面的人文素養(yǎng),很難駕馭劇本。”雖然一直在文藝戰(zhàn)線摸爬滾打,但倪東海依然感覺自己知識儲備不足。1990年,上海戲劇學院導演大專班招生,倪東海積極報名,并參加了學習輔導班,住在上戲附近的一個地下室里,沒日沒夜地復習了20多天,終于以總分第三名的成績被錄取。因為是在職學習,學校要求一年時間把大專3年的課程全部學完,所以除了周日,白天、晚上都要上課,但倪東海并不覺苦累,他常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學習期間,倪東海師從上戲導演系教授薛沐,同時向全國一流的戲劇名家和大學教授虛心學習。經過不斷學習、剖析大師們的作品,倪東海進一步領悟到舞臺藝術的真諦,尤其深受黃佐臨、胡偉民主張并實踐的“寫意戲劇”影響,即通過表演,特別是通過虛擬動作及高技術燈光、音響的運用,來表現戲劇舞臺無限的空間。畢業(yè)后,他學以致用,導演的越劇作品《琥珀淚》轟動一時,獲得了10多個省級獎項。
牢記擔當,與時代同頻共振
倪東海注重理論思考及其實踐運用,不斷探索如何推陳出新,讓劇目與時代同頻、與觀眾共情。
姚劇《墻頭記》是倪東海一次傾向小劇場模式的探索。這部戲重表現、求互動、強意蘊,融合多樣的戲曲表現手段,構筑了荒誕詼諧的輕喜劇風格。劇中的二兒子張少奎、二兒媳婦趙小蘭以“達令”“么么噠”秀恩愛,時不時蹦幾句“OK”“Bye”,別有意趣。
倪東海堅持戲曲導演要參與一度創(chuàng)作。2016年,他重新改編了《康王告狀》和《琥珀淚》。這是時隔二三十年后的再度操刀,意味著要完全顛覆自己。對此,參與其中的青年編劇馬敏記憶猶新:“倪東海導演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犊低醺鏍睢非昂蟾牧?1稿,排演時,僅‘狀王’的出場,他就和主演楊魏文切磋了3個晚上,又用了3個下午來排練。這樣才有了演出中高潮不斷、堪比看大片的體驗。”
作為純商業(yè)演出,倪東海導演的甬劇《藥行街》,講述了山里小伙阿東獨闖百年老街藥行街,歷經拜師、學醫(yī)、尋父等磨難后,終于明白“醫(yī)者仁心、德行天下”的故事。該劇首場演出上座率就超過90%。與傳統甬劇通常突出一個人物形象不同,這部戲是散點結構、多人多事,但形散而神不散,劇情牢牢抓住主人公的曲折經歷,反映了誠實守信的寧波精神。倪東海認為,接地氣、可看、可親、可觸,是這部劇真正的賣點和看點。
2021年4月,越劇《明州女子盡封王》被越劇表演藝術家茅威濤親點參加在杭州蝴蝶劇院舉辦的“風華再現——百越文創(chuàng)首屆越劇優(yōu)秀劇目邀請展”,具有濃郁寧波地域特色的演出獲得杭州觀眾熱捧。在倪東??磥?,這部戲具有極強的民間性、民俗性,歌舞演故事的方式也為觀眾喜聞樂見,更為重要的是,故事詮釋的時代意義、當代價值與現代觀眾的審美觀念、價值理念相一致,達到了同頻共振的效應。
化古開今,守正出奇續(xù)新篇
元代戲劇家高則誠的《琵琶記》被稱為“南戲之祖”,是中國戲劇的里程碑之作,數百年來屢屢被各地、各劇種改編演出。2022年,浙江溫州瑞安市越劇團開始重新編排《琵琶記》,倪東海擔綱導演。在一個半月的時間里,他帶領創(chuàng)作團隊頂著酷暑日夜排練、精益求精,于今年7月為觀眾呈獻了一臺震撼人心的佳作。8月,該劇亮相在紹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越劇藝術節(jié),得到業(yè)內外人士的高度稱贊。
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倪東海認為,傳統戲曲故事要達到“好聽、好看、共情、思考”的演出效果,應在尊重原著的同時,兼顧現代的審美和思想表達。瑞越版《琵琶記》以守正創(chuàng)新為原則,采取“戲中戲”的形式,加入原著作者高則誠的戲份,植入南戲表演特點,并融入瑞安鼓詞、高腔、道情等本地傳統文化元素,較好地呈現了瑞安對南戲文化的活態(tài)傳承。
杭州舉辦的2022年“西湖之春”藝術節(jié)新劇目匯演上,由杭州黃龍演藝中心創(chuàng)演、倪東海導演的新編杭劇《結發(fā)緣》,以全新演繹展現宋韻民俗、打造新西湖愛情故事,獲得編、導、演、音、美等類別的13個獎項。
倪東海注重以戲曲化、再現化演繹現代故事,強調時代特征、地域特色和劇種特性,營造凝重、恢宏、壯麗的演劇風格。這幾年,他導演的話劇《為民書記》《茵夢山莊》、紹劇廉政劇《楊時與湘湖》、姚劇現代戲《童小姐的戰(zhàn)場》、甬劇現代戲《紅杜鵑》、浙音原創(chuàng)歌劇《國之歌》、湖劇現代戲《國之守鍔》等相繼推出,獲得廣大觀眾和業(yè)內專家的好評。其中,《童小姐的戰(zhàn)場》《國之歌》雙雙獲評“2021浙江十佳紅色經典劇目”。
由湖州湖劇傳習中心創(chuàng)演的湖劇現代戲《國之守鍔》,以湖州籍“兩彈一星”功勛屠守鍔為原型,再現了中國第一代航空人“揣夢、筑夢、圓夢”的傳奇人生。2019年6月,《國之守鍔》在湖州大劇院成功首演,這是首屆湖劇委培班學員學藝3年的畢業(yè)匯報演出,也是自2001年湖劇團撤銷、湖劇大戲沉寂近20年后的首場演出。倪東海介紹,《國之守鍔》還希望通過校園版改編,吸引更多年輕人了解和傳承湖州本土傳統戲曲?!秶劐姟罚ㄐ@版)走進湖州各大中小學巡演,為提升學生戲曲素養(yǎng)、傳承地方文脈作出了貢獻。(徐繼宏)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