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張露萍:開在七月里的石榴花

2022-12-29 11:37:58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作者:李佩藺
大號 中號 小號
  在我黨的革命歲月中,無數(shù)情報工作者默默潛伏,隱秘而偉大。張露萍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戴笠的軍統(tǒng)局內部建立黨的“紅色電臺”,發(fā)回一封封重要情報。
  1945年7月,24歲的她身著淺咖色薄呢連衣裙身赴刑場,獻出短暫而耀眼的生命。
  如今,以張露萍為創(chuàng)作靈感的電影《風聲》、電視劇《旗袍》相繼與觀眾見面,激蕩起后輩的愛國情懷和砥礪奮進的力量。
  為了記載她的故事,人們走進她的家鄉(xiāng)崇州市,從黨史館、紀念雕塑,從更多熱愛她和緬懷她的人的講述中,以不同方式不斷貼近她。
  追尋:“拿起刀槍干一場”的愛國少女
  1921年,正值動蕩年代,張露萍出生在四川省崇慶縣(今崇州市)一個私塾教師家庭,原名余薇娜,姐妹4人。父親余澤安重視教育,家中縈繞著新興思想和愛國氛圍。
  不幸的是,張露萍從小家中多變故。大姐被四川軍閥余安民強娶為妾、二姐病亡、父親因交不出“國防捐”被關進大牢。兒時的這些經(jīng)歷,讓她的抗爭意識和愛國思想悄然發(fā)芽。
  1936年秋,張露萍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成都蜀華中學,開啟高中生涯。
  不久后,七七事變爆發(fā)。在四川黨組織的領導下,成都各界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
  當時,中共川西特委軍委委員車耀先,在成都祠堂街以“努力餐”餐館老板的身份秘密領導抗日救亡活動。張露萍的同班同學車崇英正是車耀先的女兒。因此機緣,張露萍與車耀先結識。
  課余時間,張露萍常去“努力餐”餐館,聽車耀先講述中國共產(chǎn)黨的抗日主張。不久,她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四川總隊,積極投入抗日救亡宣傳。成都的街頭、學校、工廠都身影。不久之后,張露萍坦率地向車耀先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車伯伯,請你設法送我去延安吧!”
  1937年11月,在車耀先和成都“抗敵后援會”的幫助下,張露萍離開成都,奔赴延安。歷經(jīng)一個多月的跋涉,沖破國民黨反動勢力的重重阻撓,她終于到達延安。
張露萍:開在七月里的石榴花
張露萍烈士遺物。
  在延安的日子里,張露萍先后就讀于陜北公學、抗日軍政大學。張露萍能歌善舞,總是自信大方地揮動著靈巧有力的雙臂,指揮大家放聲高唱。她最喜歡指揮當時流行的抗日歌曲《拿起刀槍干一場》,時間長了,她一度被同學們稱為“干一場”。
  1938年10月,張露萍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留在延安抗日文聯(lián)從事秘書工作,并在此成家。1939年4月,國內外局勢發(fā)生一系列變化,黨決定加強對國民黨軍隊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那年深秋,為了黨和革命的需要,張露萍告別新婚不久的愛人,毅然接受黨的派遣,經(jīng)成都赴重慶從事秘密工作,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
  斡旋:從敵人“心臟”發(fā)出紅色電波
  1939年10月,張露萍到重慶報到,受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簡稱南方局)領導。
  當時有一項迫切的工作:南方局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tǒng)計局(以下簡稱軍統(tǒng))重慶電訊處發(fā)展了張蔚林、馮傳慶為中共秘密黨員,急需將截獲的重要情報送出。但如果由這兩人出面,恐有暴露身份的風險。這時,面孔陌生的張露萍成了傳遞情報的最佳人選。南方局常委葉劍英決定讓張露萍擔任黨在軍統(tǒng)的地下特支書記,并與張蔚林以兄妹相稱。
  很快,張蔚林遵循組織安排,從軍統(tǒng)宿舍搬出,以“兄妹”的名義和張露萍搬進了兩間不起眼的平房里。經(jīng)張露萍之手,張蔚林等人在軍統(tǒng)機關截獲的許多重要情報順利送達南方局。不久,他們建立了黨的“紅色電臺”。
  1939年秋至1940年春,軍統(tǒng)電訊總臺的許多絕密情報源源不斷地送到南方局或直接發(fā)往延安。1940年,國民黨特務頭目戴笠擬派遣一個潛伏小組混入陜甘寧邊區(qū)根據(jù)地,并給胡宗南發(fā)送絕密電報。張露萍、張蔚林、馮傳慶三人連夜破譯,迅速把這一絕密情報送至南方局。之后,戴笠派遣的三人潛伏小組剛跨入邊區(qū)地界即被抓獲。消息傳回重慶,戴笠哀嘆:“這是我同共產(chǎn)黨斗爭中最慘重的一次失敗!”
  此次事件之后,戴笠開始懷疑身邊有共產(chǎn)黨的地下工作人員,加緊了軍統(tǒng)內部機要、電訊部門的督察工作。
  同年3月,經(jīng)組織批準,張露萍利用工作間隙回蓉探望重病的母親。不料意外在此刻來臨——張蔚林不小心弄壞一臺收報機,被送到稽查處看守所禁閉。特務借機搜查了“張氏兄妹”住所,發(fā)現(xiàn)了軍統(tǒng)人員名冊、各地電臺公布呼號和張露萍寫下的暗語。軍統(tǒng)特務隨即逮捕了張蔚林等6人,隨后又設下圈套逮捕了張露萍。這就是轟動一時的“軍統(tǒng)電臺案”。
張露萍:開在七月里的石榴花
以革命烈士張露萍事跡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話劇《最后的營救》在崇州展演露萍廣場雕像。
  在軍統(tǒng)重慶稽查處看守所中,戴笠認定張露萍是中共聯(lián)絡員,對其威逼利誘,繼而又施以酷刑。但她始終讓敵人一無所獲。
  軍統(tǒng)想放長線釣大魚,便假意釋放了張露萍。從獄中出來后,她漫無目的地走,不由自主走到了中共南方局辦事處門口。盡管此刻踏入南方局大門就能得到組織的保護,但她發(fā)現(xiàn)有特務跟在身后。張露萍深知,一旦在特務面前踏入南方局大門,后果便不堪設想。緊急關頭,她面不改色地徑直向前走去,化解了這場危機。
  一無所獲的戴笠惱羞成怒,再次逮捕了張露萍。“至此以后,我們家人就再也沒有了她的消息。”張露萍的侄女余怡回憶。
  犧牲:以熱血染紅七月的石榴花
  1941年3月,軍統(tǒng)將張露萍轉押到貴州境內的息烽集中營監(jiān)禁。
  在息烽集中營,張露萍的監(jiān)號為“253”,與中共黨員徐林俠、小說《紅巖》中“小蘿卜頭”的原型宋振中等難友同在一個監(jiān)房。在這里,張露萍繼續(xù)遭受酷刑。
  身處逆境,但張露萍從未喪失信念。在息烽集中營監(jiān)禁期間,她和戰(zhàn)友利用一切機會宣傳黨的主張,控訴反動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她的革命精神感動了獄友,也堅定了獄中同志們的革命信仰。
  但對敵人來說,她是一個撬不開嘴、軟硬不吃的“頑固分子”。1945年,戴笠下令秘密殺害張露萍。
  與張露萍同在獄中的干女兒孫達孟記得,1945年7月14日,張露萍忽然被監(jiān)獄管理人員叫了出去。“小蘿卜頭”抱住她的腿不停地喊著:“張阿姨,你不要走!”張露萍似乎意識到這是生命的最后時刻,俯下身子輕輕地吻了吻“小蘿卜頭”,然后走出監(jiān)獄。
  敵人果然要把張露萍帶到刑場。囚車從息烽集中營的大門緩緩開出,向縣城方向飛速行駛。車廂內,張露萍突然領頭唱起《國際歌》,難友們也跟著放聲高唱。押解的特務們上前阻止,但歌聲愈發(fā)激越悲壯。
  囚車開到了軍統(tǒng)被服倉庫。軍統(tǒng)特務叫張露萍與同車押來的難友下車。當他們走下囚車邁上石階時,敵人忽然從背后開槍。張露萍大腿中彈,怒目而視:“笨蛋!朝胸膛這里打!”接著,她用盡全身的最后力氣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行刑隊長忙從士兵的手中奪過武器,朝張露萍連開幾槍。張露萍倒下了,在24歲這樣一個如花般的年紀。
  由于張露萍等人身份隱秘,獄中知曉人員大多犧牲,加上國民黨的嚴密封鎖,連南方局都無從得知張露萍等7人的下落。
  直到1983年,經(jīng)過反復調查,張露萍等人才被證明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一代英烈,肝膽照人。”這是小說《紅巖》中“瘋老頭”華子良的原型韓子棟為張露萍之墓題寫的碑文,也是張露萍英勇而短暫一生的真實寫照。
  詩篇:穿越時光的熱烈與深情
  如今,斯人已逝,硝煙散盡。當我們再次回看張露萍在各個時期的家書、信件、詩篇,依然會為其崇高的理想、信念感動著、震撼著、澎湃著。
  16歲那年,在成都蜀華中學就讀期間,張露萍曾在一張照片的背面寫道:“挺著胸膛,去應付未來的難關,壓平路上的崎嶇,碾碎前面的(艱)難,沖破人間的黑暗。”
  17歲那年,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期間,她寫信告訴往日同學:延安是革命的大熔爐。在“抗大”,毛主席給我們上課。我們每天都學習,大殿,是我們的課堂;膝蓋,是我們的寫字臺;吃的小米加窩窩頭,頂好吃。
  張露萍的家書中附有在延安拍攝的照片,其中一張身著灰布軍裝,頭戴紅五星八角帽,英姿颯爽。在照片背面,她寫道:“親愛的伯伯媽媽……你們等待著她凱旋時,已經(jīng)壯大多了!你們的女兒。”
  從19歲到24歲,張露萍被關押在在貴州息烽集中營。在這里,她義憤填膺地寫道:“壓力鎖不住正義的舌,淫威封不住自由的口。當不平的怒火燃燒時,索性大吼。”字里行間透露出一個共產(chǎn)黨人威武不屈的凜然正氣。在動蕩不安的年代,她早早尋到了自己的初心信仰,用智慧與冷靜在敵方陣線斡旋,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堅守著那一片冰心。
張露萍:開在七月里的石榴花
露萍廣場雕像。
  盡管年輕的生命早已逝去,但張露萍的詩篇、書信穿透百年時光,依然振聾發(fā)聵。她“對黨忠誠、對人民熱愛、對國家深情”的精神至今仍未過時。張露萍,不僅是一個人的名字,更是時代精神、崇州精神的代名詞之一。
  光陰流轉,歲月更迭。“對黨忠誠、對人民熱愛、對國家深情”的紅色基因已深植于每一個崇州人的精神世界里,烙在歷史發(fā)展的精神圖譜中——他們中,有革命烈士晏子良、“焦裕祿式好干部”張林超、抗震救災英雄吳忠紅、“金孔雀”余旭……盡管身處不同時代、面對不同境遇,但為了同樣的理想信念,他們甘愿犧牲寶貴的生命。
  伴隨奔流不息的文井江,這片土地滋養(yǎng)了心懷家國、身負道義的英雄氣概。人們常說,要想讀懂一座城市,不僅要感受它的流光溢彩,更要探尋它的發(fā)展機理。而走進崇州,就會看見紅色烙刻在最深處,是用流淌的血脈底色。
       相關報道:
  千年蜀中蜀,蓉郊新崇州《《《點擊閱讀
  歷史文脈——
  古蜀流芳:古蜀文明現(xiàn)曙光《《《點擊閱讀
  典籍崇州:著書立說如江水滔滔《《《點擊閱讀
  城市風華——
  郊區(qū)新城:公園城市的鄉(xiāng)村表達《《《點擊閱讀
  全域旅游——
  詩與遠方,崇州“全域旅游再出發(fā)”《《《點擊閱讀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點擊閱讀
  張露萍:開在七月里的石榴花《《《點擊閱讀
       更多精彩盡在《環(huán)球人物 · 崇州 蜀中之蜀 蓉郊新城 》特刊線上版,點擊閱讀↓↓↓
千年蜀中蜀,蓉郊新崇州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jīng)《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看12,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337p日本欧洲中国大胆精品,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