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nèi)

母愛的力量有多堅韌?看莫言、史鐵生等名家筆下“自述”

2024-05-12 09:00:00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大號 中號 小號
  詩人但丁·阿利吉耶里曾說:“世上有一部永遠都寫不完的書,那便是母親;世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母愛,有很多種模樣,每一種,都觸動心弦。
  提及母親,有人是深深的眷戀,有人是話到喉嚨的哽咽,有人是觸及心底的柔軟……也有很多作家將母親寫進了文學(xué)作品,莫言、賈平凹、梁曉聲、史鐵生、老舍等人都曾用摯誠筆觸追憶與母親的過往,以親身經(jīng)歷講述母親帶給自己的力量。
  今(5月12日)天是母親節(jié),讓我們走近他們文學(xué)作品中的母親形象,于那細(xì)膩、動人的字句間,感受“媽媽”二字的重量。
  莫言:母親希望我能做一個沉默寡言的孩子
母愛的力量有多堅韌?看莫言、史鐵生等名家筆下“自述”
莫言,原名管謨業(yè),中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1955年出生于山東高密。(圖源:新民網(wǎng))
  2012年12月10日,莫言無疑是最大的“頂流”,作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中國籍作家,他在瑞典學(xué)院發(fā)表文學(xué)演講,題目為《講故事的人》,半個小時的演講中,三分之一的時間,他獻給了母親。
  他用了很多“最”,放在了回憶母親的語句中:他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打碎了家里唯一的熱水瓶,嚇得躲進草垛,但最終母親并沒有打他罵他,只是撫摸著他的頭;他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集體的地里撿麥穗,但不料母親被看守麥田的人打了,多年后,再遇到那個人莫言想沖上去報仇,但母親拉住了他,平靜地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并不是一個人。”;他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家里好不容易吃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這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上門,母親便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半碗餃子送給乞討老人……
  平實的講述中,一個善良、堅強和寬容的母親形象立體地呈現(xiàn)于眾人之前。站在世界文學(xué)的最高領(lǐng)獎臺上,母親是莫言在那一刻最想念的人,其實,帶有母親影子的莫言,演講時又何嘗不是與母親同在。
母愛的力量有多堅韌?看莫言、史鐵生等名家筆下“自述”
莫言母親(圖源:央視《讀書》欄目截圖)
  我生來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當(dāng)面嘲笑我,學(xué)校里有幾個性格霸蠻的同學(xué)甚至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親對我說:“兒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變美。”后來我進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當(dāng)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親的話,便心平氣和地向他們道歉。
  我母親不識字,但對識字的人十分敬重。我們家生活困難,經(jīng)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只要我對她提出買書買文具的要求,她總是會滿足我。
  ……
  在村子里,一個貧嘴的孩子,是招人厭煩的,有時候還會給自己和家庭帶來麻煩。……我母親經(jīng)常提醒我少說話,她希望我能做一個沉默寡言、安穩(wěn)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卻顯露出極強的說話能力和極大的說話欲望,這無疑是極大的危險,但我的說故事的能力,又帶給了她愉悅,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盡管有我父母親的諄諄教導(dǎo),但我并沒改掉我喜歡說話的天性,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對自己的諷刺。
  ——選自莫言的《講故事的人》
  賈平凹:噴嚏一打,便想到我媽了
母愛的力量有多堅韌?看莫言、史鐵生等名家筆下“自述”
賈平凹,中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于陜西棣花鎮(zhèn)。(圖源:央視網(wǎng))
  賈平凹的母親,是一位普通的婦女,纏過腳,沒有文化,戶籍還在鄉(xiāng)下,可對他來說,“我媽對于我是那樣的重要”。
  賈平凹的母親隨其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因一場大病,被醫(yī)生認(rèn)定各個器官已在衰竭,便被送回陜西棣花老家維持治療。她的離去,有些“突然”,睡前還讓子女洗洗擦臉毛巾,梳子放在了枕邊,系在褲袋上的鑰匙也沒有解,可這一睡,便沒有醒來。
  母親去世三年間,賈平凹一直有個奇怪的想法,“就是覺得我媽沒有死,而且還覺得我媽自己也不以為她就死了。”三年里,他給別人寫過十多篇文章,但沒給媽媽寫過一個字。
  臨近母親去世三周年的時候,賈平凹有一天突然想寫個感受,于是寫下了《寫給母親》一文。不到1200字的文章,他整整寫了一天,還特別悲傷,流了很多淚。字字句句里,他不再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只是一個思念母親的兒子。
母愛的力量有多堅韌?看莫言、史鐵生等名家筆下“自述”
賈平凹的母親周小娥(圖源:央視科教)
  三年以前我每打噴嚏,總要說一句:這是誰想我呀?我媽愛說笑,就接茬說:誰想哩,媽想哩!這三年里,我的噴嚏尤其多,往往錯過吃飯時間,熬夜太久,就要打噴嚏,噴嚏一打,便想到我媽了,認(rèn)定是我媽還在牽掛我哩。
  ……
  我常在寫作時,突然能聽到我媽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聽到叫聲我便習(xí)慣地朝右邊扭過頭去。從前我媽坐在右邊那個房間的床頭上,我一伏案寫作,她就不再走動,也不出聲,卻要一眼一眼看著我,看得時間久了,她要叫我一聲,然后說:“世上的字你能寫完嗎,出去轉(zhuǎn)轉(zhuǎn)么。”現(xiàn)在,每聽到我媽叫我,我就放下筆走進那個房間,心想我媽從棣花來西安了?當(dāng)然是房間里什么也沒有,卻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語我媽是來了又出門去街上,給我買我愛吃的青辣子和蘿卜了?;蛟S,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掛在墻上的她那張照片里,我便給照片前的香爐里上香,要說上一句:我不累。
  ——選自賈平凹的《寫給母親》
  梁曉聲:母親帶我去討還我的小人書
母愛的力量有多堅韌?看莫言、史鐵生等名家筆下“自述”
梁曉聲,中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1949年生于黑龍江哈爾濱。(圖源:南方日報,高佳馨 攝)
  梁曉聲的少年時代,是一個物質(zhì)極度匱乏,而知識并不受重視的時代。與不支持孩子讀書的父親相反,梁曉聲的母親雖也是文盲,但堅信讀書、學(xué)習(xí)能讓孩子們安身立命。丈夫在外打工養(yǎng)活一大家子,梁母自己也需常常出去打零工掙錢補貼家用,即使家里過得艱難,她仍竭盡所能守護著孩子們的精神堡壘。
母愛的力量有多堅韌?看莫言、史鐵生等名家筆下“自述”
梁曉聲母親與孩子的合影(圖源:資料圖片)
  當(dāng)年小人書便宜,厚的三毛幾一本,薄的才一毛幾一本。母親從不反對我買小人書。我還經(jīng)常去租小人書。在電影院門口、公園里、火車站。有一次火車站派出所一位年輕的警察,沒收了我全部的小人書。說我影響了站內(nèi)秩序。
  我一回到家就嚎啕大哭。我用頭撞墻。我的小人書是我巨大的財富。我覺得我破產(chǎn)了。從綽綽富翁變成了一貧如洗的窮光蛋。我絕望得不想活,想死。我那種可憐的樣子,使母親為之動容。于是她帶我去討還我的小人書。
  ——選自梁曉聲的《母親》
  在書中,梁曉聲把那天母親帶他去討還小人書的情景講述地很詳細(xì),來到派出所時,警察態(tài)度很強硬,“不給,出去出去!”梁母代替兒子道歉,說了許多話,最后還是被粗魯?shù)赝屏顺鰜?。可梁母并未妥協(xié),像是豁出去一般,拖著兒子在派出所門前的臺階坐了下來,一條手臂摟著兒子。這一坐就是近四個小時,梁母始終摟著兒子,梁曉聲覺得“母親似乎一動也沒動過,仿佛被一種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兒了。”最終,警察心軟了,把小人書還給了這對母子,還攔車囑咐司機要一直送二人到家門口。
  有時母愛無需多言,就是這樣一次次的實際行動,幫兒子構(gòu)筑起一片牢固的精神家園。
  多年后,已成家立業(yè)的梁曉聲將母親接到北京同住,母親的床下堆滿了各種破爛,瓶子、罐子、盒子……梁母總舍不得扔,很多子女會為了這樣的事情和父母吵架,可梁曉聲當(dāng)作不知道,他說,那是母親的特權(quán),他在書中寫道:“我必莊重。對于我的母親所做的這一切似乎沒有意義的事情,我必莊重。我認(rèn)為那是母親的一種權(quán)利,一種特權(quán)。我必服從。我必虔誠。”
  史鐵生: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母愛的力量有多堅韌?看莫言、史鐵生等名家筆下“自述”
史鐵生,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資料圖片)
  史鐵生曾自嘲:“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20歲時,雙腿因病癱瘓的他,一度“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命運的無常,讓他深陷痛苦,在屋內(nèi),有時聽著音樂便會無來由地摔東西,苦悶時,常常搖著輪椅躲進家周圍的地壇公園。有時待得久了,母親放心不下,便會去公園尋他。史鐵生曾在書中寫道:“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jīng)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兒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
  那時的史鐵生并不知道,忘我地把愛全身心投入到他身上的母親,也已病重,卻仍隱瞞病情。她對兒子的關(guān)懷無微不至,“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費盡苦心,讓自己的兒子調(diào)整心情,“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在母親給予的溫暖下,史鐵生逐漸開始了新的生活。多年后,當(dāng)他的文字作品第一次獲獎時,母親卻已不在了。在一次與作家朋友的聊天中,史鐵生驚訝地意識到,自己最初寫小說的動機很大比重是為了母親,為了讓她驕傲,是母親使他成為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母愛的力量有多堅韌?看莫言、史鐵生等名家筆下“自述”
幼年史鐵生和母親(圖源:央視網(wǎng))
  在我的頭一篇小說發(fā)表的時候,在我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親還活著。……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里待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fā)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里,她就悄悄轉(zhuǎn)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
  ……
  有一年,十月的風(fēng)又翻動起安詳?shù)穆淙~,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么大。”我放下書,想,這么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選自史鐵生的《我與地壇》
  老舍:母親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母愛的力量有多堅韌?看莫言、史鐵生等名家筆下“自述”
老舍,原名舒慶春,中國現(xiàn)代小說家、著名作家,1899年出生于北京。(圖源:央視《讀書》欄目截圖)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幼年喪父的老舍,與母親和兄弟姐妹相依為命。在老舍的描述中,他的母親,是勤儉誠實的,生在農(nóng)家的她,用勤勞的雙手養(yǎng)育著幾個子女,白天,她為別人洗衣服,晚上,她繼續(xù)縫補衣服,一直到半夜。
  “媽媽的手起了層鱗,叫她給搓搓背頂解癢癢了,可是我不敢常勞動她,她的手是洗粗了的,她瘦,被臭襪子熏得常不吃飯。”這是童年時的老舍,對母親這雙手的記憶。
  生活的艱辛與苦難,并未讓老舍的母親屈服:即使再忙碌,她總是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么窘,也要設(shè)法弄一點兒東西去款待;遇上親友家中有喜喪事,她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凈凈,親自去賀吊……
  老舍說,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墒?,母親并不軟弱。無論那時的北平怎樣變亂,這位獨自拉扯幾個孩子的母親,不慌不哭,硬是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用自己的言行,教會老舍許多,無論是好客的習(xí)性,還是那軟而硬的性格,都烙印在老舍的身上。老舍曾寫道,“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們絞臉……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應(yīng)。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她寧吃虧,不逗氣。
  當(dāng)我在小學(xué)畢了業(yè)的時候,親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學(xué)手藝,好幫助母親。我曉得我應(yīng)當(dāng)去找飯吃,以減輕母親的勤勞困苦??墒?,我也愿意升學(xué)。我偷偷地考入了師范學(xué)校——制服、飯食、書籍、宿處,都由學(xué)校供給。只有這樣,我才敢對母親提升學(xué)的話。入學(xué),要交十元的保證金。這是一筆巨款!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她不辭勞苦,只要兒子有出息。當(dāng)我由師范畢業(yè),而被派為小學(xué)校校長,母親與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說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
  ……
  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yǎng)的。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xí)慣,是母親傳給的。
  ——選自老舍的《我的母親》
 ?。ú糠炙夭膩碓从谌嗣窬W(wǎng)、央視網(wǎng)、內(nèi)蒙古日報)
責(zé)任編輯:蔡曉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看12,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337p日本欧洲中国大胆精品,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