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中有一句:“你那里休聒,不當信口開合。”不加思索、不負責任地隨口亂說,謂之信口開河。
日常工作中就有這樣的干部,對一個問題明明不懂,對于政策的理解也不到位,然后隨意解讀政策或指令后向下部署工作,下屬執(zhí)行也不是,不執(zhí)行也不行。
造成這樣的原因,一是懶惰。相信這類信口開河的干部并沒有惡意,究其根本,是不愿埋起頭來學習政策、不愿沉下身子了解實情而已。1965年,葉劍英同志在全軍院校政治教育改革會議上引用了毛澤東同志的深刻論述,“毛主席幾十年前在長沙教學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懶是萬惡之淵藪。’主席前幾年講蛻化變質(zhì)的人的五步曲是懶、饞、占、貪、變,也是由‘懶’字開始的。懶人是辦不成事的。”
如何克服“懶”?恐怕只有“苦”這味良藥來治。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懈怠者干不成宏圖偉業(yè)。走出舒適區(qū),以“苦”字當頭,應(yīng)該掌握的知識要苦學、應(yīng)該鍛煉的本領(lǐng)要苦練、應(yīng)該干的工作要苦干、應(yīng)該做的調(diào)查研究要苦做。業(yè)績都是干出來的,真干才能真出業(yè)績、出真業(yè)績,沒有什么成績可以唾手可得。
二是傲慢作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年輕干部要虛心用心,甘當“小學生”,不懂就問、不恥下問,切忌主觀臆斷、不懂裝懂。領(lǐng)導干部如果有 “我是某長就高人一等”的錯誤思維,那么必然會導致腦袋高高在上,把下屬當工具、把同僚當空氣,管理工作做不好、協(xié)作工作做不好,還談何具體工作成效?
傲慢是官僚主義的一種表現(xiàn),身居其位并非高人一等。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zhì)宗旨和優(yōu)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1944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的一次干部會上,引用一首詠泥神的詩來給官僚主義者畫像: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官不正,六親無靠,七竅不通,八面威風,久坐不動,十分無用。官僚主義者高高在上、養(yǎng)尊處優(yōu)、閉目塞聽、脫離群眾的丑陋嘴臉躍然紙上。
三是缺乏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干事?lián)?,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當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習慣信口開河的干部,往往忽略了身上的責任,不愿擔當、不會擔當、不能擔當,這就導致不作為、慢作為,甚至是假作為、亂作為。
“干部”二字,“干”字當頭。領(lǐng)導干部抓工作不能兩腳懸空、高高在上,不能只表態(tài)不表率、只掛帥不出征,“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要把擔當體現(xiàn)在作為中、把責任落實在實干上,有了擔當、敢于負責才能做到以上率下、真抓實干,才能充分發(fā)揚釘釘子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作者單位為中央宣傳部全國宣傳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