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中國馬術(shù)三項隊在亞運會賽場上。
在10月2日的杭州亞運會馬術(shù)比賽中,中國運動員獲得歷史性突破,由華天、包英鳳、孫華東組成的中國馬術(shù)隊一舉奪冠,也填補了自亞運會開設(shè)馬術(shù)比賽以來中國代表團“零金牌”的空白。
作為亞運會中唯一一項人與動物配合的項目,馬術(shù)比賽不僅需要騎手技術(shù)精湛,還需要馬兒的高度配合,才能達到“人馬合一”的境界。如何把那么多賽馬從世界各地安全轉(zhuǎn)運到杭州?
北京時間10月2日,由華天以及來自江蘇的包英鳳、孫華東組成的中國隊獲得了馬術(shù)三項團體賽的冠軍,這也是中國馬術(shù)的首枚亞運金牌。賽后,華天對于自己的賽馬“海王”的表現(xiàn)很滿意。他提到,“海王”從歐洲趕過來很辛苦,為了比賽時的好狀態(tài),賽前一晚還給“海王”做了一個按摩。
“9月21日,首批參加亞運會比賽的47匹賽馬從德國西部城市亞琛搭專機出發(fā),中間經(jīng)停比利時列日市和卡塔爾多哈,最后抵達杭州。之后陸續(xù)開始有賽馬抵達,直至9月29日,最后一批賽馬安全抵達杭州。”一位杭州亞組委相關(guān)工作人員告訴長江日報記者。
本次杭州亞運會馬術(shù)比賽,共有114匹賽馬參加,保證馬兒的旅途狀態(tài)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為了防止飛行途中遇到氣流顛簸,會給馬戴上保護性護腿繃帶,還要戴上眼罩、額箍等,冷的話給馬披上馬被子。”據(jù)介紹,賽馬乘的是貨機,沒有頭等艙,都是“站票”。
賽馬所在的“客艙”是一個個集裝箱改裝而來的臨時馬房。一間馬房可以呆2—3匹賽馬,臨時馬房隔成一個個單間,互不干擾,一架大型飛機一次可以運四五十匹賽馬,同航班還配有獸醫(yī)、馬工等,另外還有各類賽馬物資。
進入中國,馬兒同樣需要“過海關(guān)”,這時它們就需要出示“護照”,證明自己的身份與健康狀況。
賽馬的護照,第一頁分別記錄有賽馬的個體信息,名字、性別和毛色、出生日期、電子芯片編號、父母親信息、外祖父信息,還有育馬者、馬主(產(chǎn)權(quán)者)信息等。
護照第二頁,則是對賽馬相貌的記錄。馬術(shù)運動起源于歐洲,沿襲傳統(tǒng)登記方法,會有馬的手繪像。比如馬腦門上有縷閃電形狀的毛,馬的四條腿是白色的等特征,以及馬身上的烙印。
只有核對其身份信息,一一查驗無誤后,這些賽馬才能順利通過“海關(guān)”,參加本次杭州亞運會。為了查驗方便,賽馬還配有電子芯片,通常植入在賽馬的脖子后側(cè)位置,無論是出入境還是參賽,都需要掃描芯片來核驗信息。
下了飛機,過了“海關(guān)”,這還不算完,還需要通過定制的運馬車將馬兒們送入賽區(qū)。
據(jù)了解,馬兒落地后的運輸任務(wù)由中遠海運承接。運馬車按運載馬的數(shù)量,也有不同型號。車廂里被隔成一個個馬廄,實行全面消殺,同時全程開啟視頻監(jiān)控。
因馬兒很容易受驚,所以在路上不能讓馬頭面對嘈雜的公路。“為了照顧馬匹,保障運輸過程中沒有任何不必要的停留,縮短它們舟車勞頓時間,往往選在路況較好的深夜運輸。”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保障這些賽馬的安全,浙江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杭州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隊、桐廬縣公安局等多部門聯(lián)動,開設(shè)“安全通道”“綠色通道”,確保賽馬安全抵達賽區(qū)。(長江日報記者馬萬勇 發(fā)自杭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