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專區(qū)
您的位置: 環(huán)球人物網>>觀點
破紀錄!“三歲小兒”何以成為百億男主?
2025年02月08日17:13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
小號 中號 大號

春節(jié)假期,《哪吒之魔童鬧海》成了不少人的“菜”。今日,其含點映及預售的總票房已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榜首。加上前作的票房,三歲小兒哪吒已經妥妥成為最年輕的百億票房男主角。不少人“二刷”“三刷”,到底從中看出個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

看“魔童”,看到了個性。存于膚表的“煙熏妝”,嘶吼出口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刻入骨髓的抗爭意志,哪吒的形象鮮明而立體。人物個性反叛,設定亦不循規(guī)蹈矩。雖為魔丸但心存善念,生而為妖卻善行義舉,慈眉善目反嫁禍屠戮……銀幕內角色設定“亦正亦邪”,正如銀幕外的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角色、情節(jié)等的復雜性,也將影片的內核描摹得更有勁道。用筆法的力度鉆出內容的厚度、內涵的深度,讓觀者更能讀進所蘊含的價值。

看“魔童”,看的是自己。觀者眼中,“魔童”的形象里,依稀有了各人的模樣,一時間雜陳五味翻上心頭??此麏^力扛鼎、破鼎而出,想到生活種種皆已盡力、問心無愧、未留遺憾;看他面對強權、無懼嘗試,想到人生海海天高地闊、機遇無限、滿懷期待……難免感嘆:哪吒只是活在電影中,雖在創(chuàng)作者用想象力開拓的空間中,能更“離經叛道”地處事,但人人似乎都與他殊途同歸地淬火成長。透過魔童看見自己,某種意義上,“哪吒”是我們共同的名字。這也給予創(chuàng)作啟示:用心思吸引人們“成為”角色,讓視角從“旁觀”變“正視”,真實感、親切感激發(fā)出的情感共鳴便不求而來。

看“魔童”,看出了傳承。詮釋中國神話的重要母題,“傳統(tǒng)”必不可少。以三維動畫技術復現(xiàn)“山河社稷圖”,將青銅饕餮紋、漢代漆器色化為視覺特效的美學表達,用具體場景把《周易》哲學可視化……傳統(tǒng)文化符號在數(shù)碼間躍動。適逢佳節(jié),席間動容,聚集著漂泊在天南海北的他鄉(xiāng)游子,疏通了無數(shù)次欲言又止的羞于表達,擱置了緣于代際鴻溝的意見分歧,彌合起血脈為經、文化作緯的共同情感。面對飛速發(fā)展所帶來的邊際彌散、空間擴散、人員離散,聚合“散”,也許正是傳統(tǒng)文化之于時代的意義之一。穿梭千載,也唯有脈脈相承的文化基因才足以穩(wěn)固,能夠在歷史煙云中濃郁文化底色,營造更多共同記憶,將文化史詩寫成漫漫長篇。

看“魔童”,看頭是新生。光陰新陳代謝,“新編”不可或缺。一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是,明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有云,那吒“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封神演義》亦沿用此形象;而佛經《景德傳燈錄》、小說《西游記》等卻用“三頭六臂”形象?!傲邸薄鞍吮邸保紴橥癸@哪吒的廣大神通。電影中為何創(chuàng)造“一頭六臂”的新形象?導演餃子的回答頗有些“實用主義”:哪吒變出六臂是為了托舉起冰山,多余的兩個頭好像并沒有什么作用,難道在一旁喊加油嗎?形象非刻板,變化含考量,這只是傳統(tǒng)“新生”的一個縮影。神話是時代的產物,由此而言,新編又何需拘泥?給創(chuàng)作留有空間,也是在醞釀驚喜、等候奇跡。

哪吒“魔童降世”,“黑悟空”橫空出世,“唐宮夜宴”舞動網端……如今,越來越多“古老的”正在成為“新生的”,不斷拓寬文化軟實力與現(xiàn)實生產力的轉化路徑;越來越多“新生的”也日漸變?yōu)椤敖浀涞摹?,持續(xù)充盈著推動發(fā)展的文化寶庫。我們的文化在循環(huán)往復中盈盈不絕、在螺旋而上中生生不息。行文至此,一份“踏實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莫過于此。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這個“三歲小兒”,各位意下如何呢?

這正是:

小小身板承眾愿,薄薄銀幕納洞天。

悠悠傳統(tǒng)再新編,亙亙文脈長綿延。


責任編輯:蔡曉慧
關鍵詞:

哪吒

關閉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看12,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337p日本欧洲中国大胆精品,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