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飲食行業(yè)的初心應該是
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近日,某麻辣燙品牌“假羊肉”事件被曝光后引發(fā)了廣泛關注。
昨天,該品牌做出回應,問題食材已全部下架,并就此事致歉。
食品安全和質量,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對此次涉事品牌來說,也不是第一次踩坑。
2019年,海口食藥監(jiān)執(zhí)法人員發(fā)現該品牌加盟店售賣的“羊肉卷”為鴨肉含量達60%的“復合肉卷”;同年,南昌一家加盟店被曝吃出蟲子。
老問題的背后,是一些企業(yè)的老毛?。?/p>
第一,漠視食品安全和質量,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借此牟利;
第二,不尊重甚至欺騙消費者——當消費者質疑肉片是否為純羊肉時,店員不僅回答是純羊肉,還做出如假包換的承諾;
第三,由于飲食門店消費的特殊性,某些商家似乎篤定,消費者不可能像在超市購物那樣檢查食品成分表,也不可能個個耗時耗力、次次都把存疑食品拿到有關部門送檢,所以就敢一而再再而三地越界。
在如今營銷化和網紅化的趨勢下,老問題還有了“新情況”。
“網紅麻辣燙”“網紅酸奶”“網紅奶茶”層出不窮,消費者被商家的營銷手段、精致的宣傳文案和高顏值的食品打動,殊不知背后也有食品安全和質量的“坑”。
前不久,主打健康、高品質的某酸奶品牌被網友曝光,“喝了5天體重飆升3公斤”;還有網友發(fā)現該酸奶的成分其實是高熱量的冰淇淋原漿。
盡管該酸奶品牌在事件發(fā)生后宣稱,已啟用新版本奶基底,但熱情擁抱“網紅酸奶”的消費者無疑受到了欺騙。
做飲食行業(yè),初心應該是讓人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無論是連鎖餐飲,還是網紅食品,如果不守住食品安全和質量的底線,就算有再好的營銷,自己的招牌也很難“擦亮”了。
總監(jiān)制: 呂 鴻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假羊肉,麻辣燙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56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