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武大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黨代表通道”采訪活動。(本刊記者 雷聲/攝)
武大靖:
1994年出生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隊運動員,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奧運會紀錄保持者,中國首枚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項目金牌獲得者。平昌冬奧會冠軍、北京冬奧會冠軍。中共二十大代表。
2012年,武大靖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那是在日本,他參加的是短道速滑世界杯5000米接力比賽。那一年武大靖18歲,正式成為國家隊的主力運動員。
2018年平昌冬奧會,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這個項目上,武大靖不僅成功問鼎,還成為世界紀錄保持者,也是中國第一個短道速滑男子項目的金牌獲得者;在北京冬奧會上,他和隊友們協(xié)力奪得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這也是中國代表團的首金。
2022年10月,武大靖以黨的二十大代表身份出現(xiàn)在人民大會堂,在中外記者的鏡頭前,他穿的仍是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的領(lǐng)獎服。
“訓練條件一代比一代好”
中國與冬奧會的淵源始于1980年。此前一年,我國重返奧林匹克大家庭,次年便派出了36人的代表團遠赴美國普萊西德湖冬奧會。
多年來,為冰雪項目培養(yǎng)運動員最多的省份是黑龍江。過去10年,黑龍江籍的冰雪運動員共獲得了242個世界冠軍,其中就包括武大靖。
5歲時,武大靖在電視里看到了李佳軍、楊揚等短道速滑名將的比賽,對這項運動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在父母的支持下,他進入家鄉(xiāng)佳木斯市的業(yè)余隊訓練。
說起小時候的訓練條件,武大靖用“我們趕上了艱苦年代的尾巴”來形容。
“當時沒有室內(nèi)滑冰館,我們只能在室外訓練。訓練場旁邊搭一個簡易的帳篷,里面生爐子取暖。凌晨4點多的那種冷是大家想象不到的,我們外面穿一條訓練褲,里面只穿一條秋褲,一出門凍得不行,就這樣開始訓練,等到感覺疼的時候就回到帳篷里暖一會兒。經(jīng)常有凍傷的情況,那時醫(yī)療條件也比較差,我們就用土辦法,把白酒燒開了往腳上搓。”武大靖回憶道。

武大靖(左)小時候的訓練照。

武大靖的第一雙冰鞋。
即使是這種條件,也已經(jīng)比前輩運動員所經(jīng)歷的好了很多。
1991年,速滑名將葉喬波在韓國參加國際比賽,賽前訓練時,冰刀管從冰鞋上脫落。當時的中國選手甚至沒有備用冰鞋,葉喬波臨時找到一家汽修店,想讓汽修工幫忙焊接一下,但他們從沒干過這種事,不知道怎么焊。情急之下,葉喬波按照記憶中老教練焊冰刀的方法,自己動手,用焊槍把冰刀和冰鞋勉強焊接到一起。第二天,她穿著這雙自己焊接的冰鞋奪得了金牌。
“老一代運動員是最苦的,我們這一代已經(jīng)比他們幸福很多了。”武大靖說。2010年,他進入國家隊時,訓練場館、專業(yè)設備、后勤保障等條件都有了巨大改善,而現(xiàn)在,更年輕的運動員所擁有的訓練條件已經(jīng)達到世界頂級水平。
除了冰刀鞋、運動服、雪具等基礎(chǔ)設備外,飛行器核心力量訓練、漂浮倉放松恢復、加壓放松恢復、按摩放松恢復等高科技手段也得到廣泛應用,有效增強了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提高了運動水平。此外,聘請專門的營養(yǎng)師設計配餐也成了運動隊的標配。
“現(xiàn)在,我們的裝備、訓練方案都是世界最先進的。從運動員保障來說,我們有最好的醫(yī)療團隊、營養(yǎng)團隊、康復團隊,訓練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也有了很大提升。所有這些都有利于減少傷病,讓運動員專心訓練。這10年的變化,是我們之前不敢想象的。”武大靖說。
另一個變化則更加有趣。在冰場上,武大靖從小到大聽的都是東北話,現(xiàn)在則能聽到天南海北的口音。
“十幾年前,幾乎所有的冰雪項目都在東北,因為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現(xiàn)在南方城市的冰雪設施也發(fā)展起來了,上海、四川、山東、新疆等地區(qū)都有了專業(yè)冰雪隊伍。天南海北都往國家隊輸送人才,這也是我們之前難以想象的。”
不再是“冰強雪弱”
從1980年到2018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歷屆冬奧會上共獲得13枚金牌,其中12枚來自冰上項目,其中又有10枚來自短道速滑,另外兩枚來自速度滑冰和花樣滑冰,唯一的雪上項目金牌來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梢哉f,2018年之前,我國冬奧項目呈現(xiàn)明顯的“冰強雪弱”特點。
冰上運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已有關(guān)于北方民族從事冰上活動的記載,至清朝已演化出多種形式的娛樂、比賽活動。近代以來,西方體育項目傳入中國,與傳統(tǒng)冰上運動相融合,在北方地區(qū)普及程度較高。
相比之下,我國雪上運動起步較晚,上世紀50年代才培養(yǎng)起第一批專業(yè)運動員。受場地、氣候等條件限制,雪上運動的發(fā)展速度相對緩慢,直到2006年,韓曉鵬在都靈冬奧會上為中國贏得了第一枚雪上項目金牌。
然而,國際上卻是“得雪上項目者得天下”。在冬奧會15個分項中,雪上項目通常要占到10個,包括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等,冰上項目的金牌總數(shù)往往不到雪上項目的一半。在北京冬奧會109枚金牌中,雪上項目金牌數(shù)量達76枚。
2015年申辦冬奧會成功后,國家提出了“全項目參賽”和“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力求冰、雪項目全面發(fā)展。除了選拔和培養(yǎng)專業(yè)運動員外,各地積極建設滑雪場等基礎(chǔ)設施,舉辦雪上項目賽事,推出相關(guān)娛樂休閑活動,極大帶動了全民參與的熱情。
從平昌冬奧會開始,我國在單板滑雪U型場地、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跳臺滑雪等項目上的水平迅速提高。到北京冬奧會,在中國獲得的9枚金牌中,已經(jīng)有5枚來自雪上項目。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上了滑雪,并培養(yǎng)下一代從小接觸這項運動。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1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較2015年增幅達317%;已有803個室內(nèi)外各類滑雪場,較2015年增幅達41%。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shù)達到3.46億。北京冬奧會期間,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多次提及這一數(shù)字,認為這將大大改變世界冬季運動版圖。同時,他反復強調(diào):“只有在中國,才能實現(xiàn)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景。”

2022年2月,新疆烏魯木齊一家滑雪場里的運動者。
武大靖坦言,冰雪運動過去在國內(nèi)的認知度不高,比較小眾,一些南方孩子甚至根本不了解,而現(xiàn)在,冰場、雪場已覆蓋全國,參與其中的青少年也越來越多。“在國家的投入和帶動下,我國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的發(fā)展已經(jīng)比較平衡,而且都成了全民健身的一部分。”
不僅是冰雪運動,10年來,中國競技體育在國際賽場展現(xiàn)出強勁實力: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以26塊金牌位列獎牌榜第三;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中國連續(xù)第十次蟬聯(lián)金牌榜榜首;2021年東京奧運會,中國斬獲38金,追平境外參賽最好成績;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國創(chuàng)下歷史最佳戰(zhàn)績。
“我們的目標是一樣的”
對于自己的運動生涯,武大靖以三屆奧運會為節(jié)點劃分成三個階段。在他看來,自己在每一個階段的進步,都離不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由此帶來的機遇。
2012年,武大靖獲得了正式參加國際比賽的機會。對中國短道速滑隊來說,當時的女隊一如既往地出色,男隊則處于新老交替的階段,年輕運動員的成績還不太穩(wěn)定。誰能成為領(lǐng)軍人物?教練組在考察,也在督促年輕人盡快成長。
“我以前習慣于聽從教練的安排,讓我怎么練就怎么練。”武大靖對記者回憶道,“2012年之后,我漸漸地對訓練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進步速度也變快了。”
2013年,中國決定申辦2022年冬奧會;2014年,武大靖參加了在俄羅斯舉行的索契冬奧會,近距離見到了國家主席習近平。
“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冬奧會。習主席去參加開幕式,為了給中國代表團加油打氣,他專門跟我們開了一個座談會。我記得原定時間是十幾分鐘,但習主席跟我們聊了將近40分鐘,提到好多比賽細節(jié)。”武大靖說。
去索契之前,老運動員說過一些注意事項,但當武大靖真正站到起跑線上時,發(fā)現(xiàn)情況跟自己猜想的完全不一樣。“在賽場上,我什么聲音都聽不到,教練在旁邊呼喊、提醒也聽不到,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最終,他獲得了一銀一銅。“本來之前對金牌沒有那么強烈的渴望,拿到銀牌和銅牌后,反而變得非??释?。我覺得自己要是意志力再堅定一點,求勝欲望再高一點,自信心再強一點,可能就拿到金牌了。”
帶著遺憾回到北京,武大靖馬上開始了自己的第二個奧運周期。從2014年到2018年,他唯一的目標就是要在平昌冬奧會上拿金牌。那4年也是國家大力投入冰雪項目的4年,整支隊伍都有了明顯提升。
出發(fā)去平昌之前的那段時間,武大靖贏了所有的國際比賽,競技狀態(tài)比自己預想的還好,這令他信心滿滿。然而到了賽場上,情況又跟預想的不一樣了。因為種種因素,中國隊的參賽之路變得一波三折。
“前幾場比賽失利后,我要馬上調(diào)整自己。因為參加的項目較多,我受到國內(nèi)很多關(guān)注,不能讓大家失望。”
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為中國隊贏得了平昌冬奧會的首枚金牌。
2018年2月,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頒獎儀式,武大靖站上最高領(lǐng)獎臺。
“比賽開始前,我覺得已經(jīng)被之前的事情磨掉了幾層皮。唯一的想法就是不去想,把之前發(fā)生的所有不愉快統(tǒng)統(tǒng)拋下。我對自己說,情況已經(jīng)這樣了,再差還能差到哪兒去?”
平昌冬奧會讓武大靖收獲了巨大關(guān)注,也獲得了極大成長。此后的第三個奧運周期,他因為年齡曾受到質(zhì)疑,卻堅持了下來,并收獲了自己的第二枚奧運金牌。
“北京冬奧會沒拿到個人單項金牌,我還是有遺憾的。很多網(wǎng)友安慰我,我很感動。大家更包容運動員、理解運動員了,但運動員永遠是渴望勝利的。競技體育,輸了就是輸了,說明我做得還不夠好。遺憾我會帶到訓練中,繼續(xù)備戰(zhàn)下一屆奧運會。”武大靖說。
第四個奧運周期,又將怎樣去面對?
“我們有一句話:走下領(lǐng)獎臺,一切從零開始。我喜歡短道速滑,喜歡冰場上的自己,也覺得自己還有一定的競爭能力。為了完成夢想,我會繼續(xù)努力。”
每天訓練8小時以上,每周休息一天。這是中國短道速滑隊員的日常。一代又一代,堅持不懈。
“每一代運動員都肩負著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但我們的目標是一樣的——讓中國冰雪運動發(fā)展得更好。我們會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前進。”武大靖說。(尹潔 周盛楠)